在江苏大大小小的商超货架上,总能看到醒目的蓝白包装啤酒。作为扎根江苏三十年的本土企业,江苏极牌啤酒有限公司用持续稳定的产品品质,赢得了”开瓶就有好心情”的市场口碑。这个老牌啤酒企业究竟藏着怎样的品控秘诀?
一、水源筛选的苛刻标准
车间主任老王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检测进水口的12项指标。从太湖深层取水到活性炭过滤,每批酿造用水都要经过7道净化工序。”去年夏天水源地铁离子超标0.01ppm,我们直接停产整顿了三天”,老王指着墙上泛黄的操作规程说。
这种对原料的较真体现在每个环节。麦芽必须选自北纬38度黄金产区,酒花要经过人工分拣,就连包装瓶都采用德国克朗斯定制生产线。质量总监李芳的记事本里,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年2000多次抽检数据。
二、会呼吸的发酵车间
走进恒温发酵区,36个巨型发酵罐正在静静工作。技术员小张正在调试智能温控系统:”这批原浆啤酒要经历28天低温熟成,温度波动必须控制在±0.5℃以内。”车间墙壁上布满的湿度传感器,实时将数据传回中央控制室。
这种精密控制带来的是稳定的风味表现。在最近举办的华东啤酒品鉴会上,评委们发现极牌经典黄啤连续三年理化指标差异率不超过1.5%。消费者王先生笑着说:”每次买回家味道都一个样,请客时特别放心。”
三、比国标更严的企业标准
翻开质量手册会发现,这家企业的内控标准比国家标准高出30%。”我们检测项目多出13项,像双乙酰含量要求控制在0.08mg/l以下”,化验员小陈指着气相色谱仪说。每批次产品都要留存三年样本,这种可追溯制度让经销商李经理竖大拇指:”合作十年从没发生过质量纠纷。”
从灌装线下来的啤酒,还要经过”极限测试”——在55℃高温和-20℃低温环境下存放72小时。这种自找麻烦的做法,反而成就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四、正在进行的品质革命
走在智能制造车间,机械臂正在精准完成贴标作业。去年投入使用的ai视觉检测系统,能捕捉0.2毫米的瓶口瑕疵。研发中心里,工程师们正在试验新型酵母菌种,试图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降低嘌呤含量。
消费者可能不知道,手中这瓶啤酒经历过198道检测工序。但对于江苏极牌啤酒来说,这些看不见的坚持,正是看得见的承诺。正如厂区标语写的那样:”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,就是对’极牌’最好的诠释。”